生命本然 (作者:邱立堅~靈原始無)
「恐懼」是我們無法「全愛」的創造。
不應該有任何的創造能給你「恐懼」。誰能給你恐懼?那裏會令你恐懼?「恐懼」會告訴你,只要你沒有了你自己(自我),你就不會有恐懼,你試了一下,結果發現是真的!沒有了自我,恐懼就不見了?不是「恐懼」不見了,而是因為你沒了「自我」,自我與恐懼成了一體,自己變成了「恐懼」,沒了自我,而不是沒了「恐懼」。「恐懼」騙了你放棄「自我」,你便與「恐懼」一體了。「懷疑」之所以會存在,是因為你還有「自我」的餘溫,「自我」正在一點一滴的懷疑而流失中。
直到「自我」死去,懷疑也同時死去,而「自我」變成了全然的相信,此時「自我」已經“變成”了,隨時又要挑戰的下一個「懷疑」了。
原本清淨的「我們自己」(靈原),不會「懷疑」也不會「恐懼」。因為沒有任何「東西」會令「靈原」懷疑成恐懼。「靈原」本體沒有「懷疑」與「恐懼」這種成份。所以有人問你,為何你會相信你所相信的,你的回答只有,因為「我相信」。因為「我相信」所以「我成為」,是謂生命無限創造延伸。
如果以「清水」來比喻我們的原來(靈原),在累累世世不同的人類社會文化文明環境下的“渲染”之後,原來的「清水」或變為鹽水、糖水、香水、酸水、苦水、酒水、污水...在累世之後「清水」中的成份不再是純淨的清水,而是具有多種成份的「混水」。
在含有多成份雜質的「混水」中,雖然我們都還知道自己是「水」,但以任何一種成份為主觀意識,來究竟「混水」一杯,答案還是「混水」,不會是「清水」。鹽水是鹽與水之混合水,酒水是酒與水之混合水。現在的「我們」(能類水分子)在創造出的肉身(混水)上,得以享受自創的延伸樂趣。任何一杯「清水」倒入一缸「混水」(現世)中,都會變成「混水」一杯。
人類總是不斷的創造延伸,總是有著成為「清水」的理想。於是累世以來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思想觀念,來努力“成為”清水。道德、倫理、良心、規範、風俗、民情、神佛、鬼怪、忠、孝、仁、愛...在「混水」中加入任何「成份」,「混水」還是「混水」,不會因此而成為「清水」。
上帝沒有創造「十誡」,耶穌也沒有寫下「聖經」,佛祖也沒有講「因果」。「般若心經」告訴我們連「無」都是無,不生不滅,無始無終就是「同時」的延伸。只有「人」會告訴你,你不怎樣就會怎樣,你如果怎樣就不會怎樣,你因為怎樣所以怎樣,只有人會創造「恐懼」。原本清淨的「我們自己」(靈原)並無「恐懼」這種成份,生命本然無懼,我們原本就是全愛的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