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分靈 (作者:邱立堅~靈原始無)
相信這篇是許多靈修朋友們最想探討的部份了。在此將「無」比喻為「○」,「宇宙靈源」比喻為「一」,宇宙「靈原」比喻為「二」,人類稱之為「夢」的能量圈比喻為「三」。而言「○、一、二、三」四者的位置,我們將「○」為「圓圈」立體球型,圈住「一、二、三」三者,圈好以後就成了「一二三」,再將這三者重疊成為一個球型圓圈,這樣子就很像我們的「宇宙大生命體」了。「○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。
人類所能想像的意識創造能量,都集中在「三」當中“蘊釀”著。而在「二」之中,可以個別靈原為單位,也可以多個靈原為單位,號稱「靈團」。至於「一」為「宇宙本位」、「宇宙中心」、「宇宙秩序」、「宇宙源頭」。而「○」就是「無」,「無」不是什麼都沒有,「無」是無限創造,反而是有到不能再有的有,極有超有般的有到感「無」。當你有到什麼都有的超滿是有,有到自我都不見了的有,那種「無」的感覺。當你有到全然飽滿時就成了一個大大大圓圈,那就是「○」,那就是「圓滿」,那就是「全有」,那就是「無」了。「無」與「有」看是反義字,也是同“意”(一)字,因為生命是無限創造延伸,所以宇宙無盡期不生不滅。在此順便一提,「不生不滅」不是指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多不少的“原封不動”之「無」,而是說「生命是無限創造延伸」,「無中生有」這個大整體的本質「不生不滅」。無論全宇宙如何的無限創造延伸,其本質還是不增不減的。無論靈原體分靈了萬千億次,其能量體本質也是不增不減的。人類就是這麼的頑皮,總是愛將神的話半調子化,自以為是的人假神威。自古以來,多少的佛經聖典。都被人們一創再創三改四修五貼六補七言八語的出增訂版。就像神也只是對摩西說了“十項全能”,怎會變成了「十誡」呢?神對人「以愛說法」,人卻自以為是的“以礙說罰”。唉!還要怎麼說呢?
每個個體靈原在「地球道場」上或是其他「時空道場」,不斷的化身或化生稱之為「分靈」。由「分靈」化身或化生去經驗生命感受,或為靈原意識能量的來源之一。各個不同的靈原個體,也各有其不同的“方向”去延伸。「前世今生」一書所敘述的,只是靈魂轉世的現象之一種,光是在「地球道場」上的靈魂轉世現象,就超過五種之上。例如我就曾經在三國時代公元200年前後,同時化身三人,執行三國時代的歷史使命。有靈原以單線單傳,單線多傳,也有靈原採多線單傳,多線多傳,也有靈原以搭線的方式來經驗,它並不很在乎意識能量作用...現在「地球道場」上的我們,連恢復「愛的能量」的思想共識都還未建立,知道了「宇宙靈源」大道,似乎也沒什麼助益,再說吧!